看人識人 - 設計師輔技手冊(二)

2017-1-15    資深UI設計者

如果您想訂閱本博客內容,每天自動發(fā)到您的郵箱中, 請點這里

導言:

設計已經成為一門綜合性學科。設計師不僅需要熟練主技能,還需要領悟其他技能,才能更好地輔助自己地工作?!对O計師輔助技能手冊》系列文章,目的就是探討一些有趣&有用的輔助技能。上一篇文章講述了設計師在合作過程中,可以通過看人識人,來優(yōu)化合作體驗,使用針對性的方法進行合作。通過人格分類,可以快速了解合作對象。

在這一篇中將主要講述另一個方法:情緒識別和管理。我們將討論另一個看人技巧:情緒識別。與人格不同,人類的情緒是相同的,都有“喜怒哀樂”。而情緒的棘手之處在于:它的產生速度快,會導致本能反應,還會引發(fā)情緒感染。所以情緒波動是合作的災難。本文將分析情緒,并展示如何管理情緒。

Part 1:了解情緒

1.情緒的來源

情緒(Emotion)的詞根是“motere”,意為“行動”。簡單來說,情緒是大腦的條件反射系統(tǒng),反射出人類從古到今的生存經驗。當危險來臨時,情緒迅速反應,根據經驗,調動身體來應對,來保證存活。正因為如此,情緒會導致生理反應,例如:生氣時,血液流到手部,方便攻擊;恐懼時,血液流到雙腿,方便逃跑;快樂時,身體恢復加快等等。這都是遠古人類的生存經驗。
p1-12
情緒反應深深地刻在我們的神經系統(tǒng)中。但近一萬年來,隨著人類文明迅速發(fā)展,情緒系統(tǒng)出現了嚴重問題:我們遭遇了現代社會的困境,但應對的條件反射卻是萬年前的。所以我們需要學會控制情緒,用正確的情緒應對現代場景。

2.大腦的快與慢

大腦的情緒反應很快,所以哲學家們一直推崇“克制情緒”。柏拉圖、亞里士多德、老子、孔子都提過類似的概念。那么情緒的原理是什么呢?根據Norman等人在2005年的研究發(fā)現,人類大腦活動可分為三層:

- 核心層主管新陳代謝;
- 中間層主管情緒(情緒層);
- 外層主管羅技(邏輯層)

情緒層,也被稱為邊緣系統(tǒng)(Limbic system),負責對當前情景作出情緒反應。其中對情緒影響最大的是杏仁核(Amygdala),其主要調節(jié)情緒和身體器官。人類的大部分情緒都源自于杏仁核。情緒層的反應速度很快,也可以稱之為“快腦”。

邏輯層,也就是新皮層,是人類大腦最高級中樞,人類思想的所在地。它具有邏輯判斷,制定策略,作出長遠規(guī)劃等功能。這是人類大腦的優(yōu)勢。邏輯層需要時間和額外信息進行判斷,所以可以稱之為“慢腦”。
p1-02

由上圖可知,“快腦”和“慢腦”都能控制人類行為。但是當緊急時,“慢腦”雖是高級中樞,但是涉及流程長,處理速度很慢,所以不能完全控制行為。然而“快腦”則側重于本能反應,可以第一時間控制人類行為。當人腦受到刺激后,情緒層的反應速度遠遠快于邏輯層。這是人類上萬年的生存經驗,也是情緒的源頭。

然而隨著人類的發(fā)展,其生存環(huán)境變化很大,所以部分“快腦”情緒需要抑制,例如攻擊性。通過后天訓練,人可以干預情緒。下文將詳細講述這些方法。

3.情緒和人格的關系

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描述了性格。性格和情緒有什么關系?簡單來說,性格是生活事件的放大器。研究者Larsen發(fā)現,在大五人格模型中,高外向性人格和高神經質人格對情緒的影響最大。這意味著對于這兩類人,尤其需要注意情緒管理。

Part 2:情緒的維度

情緒分類的作用在于,一旦發(fā)覺到情緒進入了“消極情緒”的范疇,就要立刻警惕。設計師在合作中,尤其需要警惕“憤怒”“焦慮”“敵對”等消極情緒,因為消極情緒不僅會阻礙自我思考和團隊合作,而且還會對環(huán)境造成影響。接下來我們來聊聊如何管理這些情緒。

p1-04

Part 3:情緒管理 - 自我

一個來自日本的古老傳說。曾經一位好斗的武士質問禪師,讓他解釋何為極樂世界,何為地獄。禪師斥責道:“粗鄙之輩,何足論道!”武士頓時感覺收到了侮辱,暴跳如雷。他從刀鞘中拔出長刀,吼道:“如此無禮,我要殺了你!”禪師平靜的回答道:“彼為地獄?!蔽涫客蝗活I悟到,禪師所說的地獄指的是他受到憤怒的控制,于是立刻平靜下來,把刀插回刀鞘,向禪師鞠躬,感謝他的點撥。禪師又說:“此為極樂世界。”

這個故事講述了武士先被情緒腦控制,幾乎失去理智。被禪師點撥后,又找回了自我,并回歸理智的故事。這個故事說明,情緒管理的本質,就是用邏輯腦控制情緒腦。我們先來聊聊自我情緒管理。自我情緒管理流程并不復雜,其主要包括:

p1-05

1.情緒掃描:

情緒腦的反應速度快,很多人甚至都感受不到自己的情緒變化,上文的武士就是典型案例。此時需要進行情緒掃描,運用“自我意識(self-awareness)”不斷地監(jiān)視自我情緒。“自我意識”就是自我觀察。從自我中跳出,作為旁觀者,中立的去看待自己的情緒。接著不斷反思:“是否出現了憤怒/焦慮/敵對?”“情緒表現是否合場景?”。通過訓練出條件反射,為邏輯腦干預情緒便做好準備。

案例:作為設計師,設計方案經常被質疑。然而對于別人的質疑,有人比較容易憤怒,因為質疑是威脅的一種。此時情緒腦立刻告警,并容易作出“戰(zhàn)斗反應”,例如大聲反駁,甚至人身攻擊等等。所以在被質疑時,要立刻啟動“自我意識”,不斷審視自己是否出現了憤怒。

2.情緒分類:

情緒分類比較容易。在工作場景中,當意識到消極情緒出現后,邏輯腦需要做好準備。這些消極情緒是:“憤怒”、“焦慮”、“敵對”、“興奮”、“過于活躍”,也就是上圖中的藍色部分。這些情緒容易對合作造成影響。

3.情緒干預:

識別出消極情緒后,就可以開始進行情緒干預。情緒干預的核心不在壓抑,而在疏導。我們通過分析兩個對合作影響最大消極情緒——“憤怒”和“焦慮”,并看看如何疏導這兩種情緒:

- 憤怒——產生原因 & 時機:
幾類情緒中,憤怒最難控制。因為憤怒可以激發(fā)活力,使人有攻擊性,所以容易造成破壞性的后果。憤怒的場景具有一定共性,一般出現在尊嚴受損、價值觀被冒犯、重要的事被拒絕、意見不合等場景。其反應主要有:爭吵、羞辱、指責、報復等。當出現這些場景和反應時,就需要格外關注。

- 憤怒——疏導方法:
心理學家Dolf Zillmann認為,有兩種主要途徑可以消除憤怒。第一種方法是控制和質疑憤怒的想法。原理是在怒火助長之前,對發(fā)怒原因進行原始評估。在憤怒的周期中,越早進行控制越有效,同時嘗試獲得緩和性信息。

案例:某天你正在工作,突然產品經理沖到你面前,命令你今天必須要完成某個需求。此時你被打斷了手頭工作,非常不爽。這時憤怒已經出現苗頭。你需要迅速感知到,同時克制住內心的怒火,并迅速去尋找緩和性信息。例如他為什么這么著急? 為什么這么重要?如果你知道了他剛剛在例會上,因為這個功能沒上線導致被GM痛罵,通過這類緩和性信息,可以理解對方,從而有助于憤怒控制。

另一個方法是轉移環(huán)境。也就是盡快轉移到一個不可能引發(fā)憤怒的空間,等待興奮激素消失。具體行為是在生氣時,擺脫對方,開始冷靜。此時人們會尋找其他方法分散注意力,逐步緩解敵對想法。其原理是憤怒時,杏仁核會釋放出大量的腎上腺激素,這些激素會讓人有攻擊性。腎上腺素會隨著時間而慢慢消失。p1-15案例:在會議中,如果明顯感受到自己的憤怒情緒,并快要無法控制時,建議想辦法中斷討論并離開。例如通過表達“我不太舒服,能否暫緩討論”等類似手段,脫離當前環(huán)境,去等待腎上腺激素消失。因為在你憤怒時,人腦會更加注重于防御自己,進行不假思索的辯護。這對于解決問題毫無幫助。退一萬步講,如果此時情緒爆發(fā),會損害互相之間的信任關系,是一個雙輸結局。
p1-06

- 焦慮——產生原因 & 時機:  
 - 這臺iMac聲音聽起來怪怪的,是不是要拿去修了,蘋果修不起… …
 - 上周孩子的成績公布了,要是他不夠提檔線怎么辦… …
- 下半年房租又要漲了,我感覺快承擔不起了,好煩… …

當你對這些可有可無的風險反復琢磨,又不去思索解決方法時,就是典型的焦慮。焦慮是大腦對可能發(fā)生的壞事進行預演,以便做出評估。每個人的焦慮場景不一樣,所以需要統(tǒng)計自己的焦慮場景。通過有意識地練習,人們可以盡早地識別出憂慮。

- 焦慮——疏導方法:
對于輕度憂慮,需要采取批判立場:這些可怕的事情真的有可能發(fā)生嗎?有沒有辦法阻止?可以采取哪些建設性的措施?一直憂心忡忡真的有用嗎?Thomas Borkovec博士在論文中證明,通過這種警覺和懷疑主義的共同作用,可以降低初級焦慮。主動產生這種想法后,可以抑制杏仁核活動。
案例:每次交互/視覺設計師輸出方案最終稿時,都會涉及到很多很多細節(jié),例如細節(jié)場景,尺寸標注,關鍵信息等。此時有些設計師會非常焦慮,覺得這些細節(jié)太多,總會有地方會出錯,所以他們每次交稿總是一拖再拖。這種憂慮是人之常情,畢竟誰也不想挨罵。但是對于這種焦慮的如何解決?首先需要質疑為什么會出錯?有什么辦法可以解決?每個問題不一定能完美解決,但一定有解決方案。在這個案例中,可以自己多走查幾遍、和產品經理一起走查、在稿件上留下聯系方式等。事實上,人非圣賢孰能無過?關鍵是你有沒有主動意識到風險,并給出了備用解決方案。

p1-07

本章分析了情緒管理的方法,了解到管理的核心是“自我意識”。通過“自我意識”,可以在情緒波動時盡快感知到其存在。本章中以憤怒和焦慮為例,分析了這兩種情緒的處理辦法:憤怒通過獲取延緩性信息,或者轉移環(huán)境來消除。而對于焦慮,需要質疑焦慮源頭,尋找備用解決方案,從而達到消除質疑的目的。

Part 4:情緒管理 - 他人

案例:某天上午,在會議室,產品經理和設計師為了一個設計點不斷地爭執(zhí),聲音越吵越大,越吵越兇,最后失去控制,不歡而散。這是一個雙輸的結局,問題沒有被解決,反而兩人的關系先起了芥蒂,為未來的合作之路鋪上了荊棘。

在工作中,學會情緒調解非常有用。通過感知他人的情緒,并在對方情緒失控時緊急調解,這是高級設計師具備技能。那么如何去管理他人的情緒呢?主要分為兩步:“同理心感知”和“情緒感染”。

1.感知他人的情緒——同理心

維基百科對同理心解釋為:同理心(Empathy),或稱做換位思考、神入或共情,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?!白晕乙庾R”是同理心的基礎。感知到別人情緒后,通過換位思考,用“自我意識”去理解別人的情緒,最終了解他人的想法。
p1-11

“冷靜”&“專注”是同理心的基礎。激動的人會專注于自己而非別人,所以保持冷靜是同理心的前提。然后通過專注,感受到他人的內心世界。有了“冷靜”和“專注”作為基礎后,就可以開始使用同理心。同理心從低到高可以分為三級:角色認知,情緒共鳴和主動關懷。
p1-08- 初級:角色認知。意味著我了解你看待事物的態(tài)度;我可以站在你的立場思考。同理心強的設計師,可以用對方的語言與之溝通,而對方會因此受到鼓舞。下面是一則案例:p1-16
案例:產品經理拿著需求和競品App,來與設計師討論方案。產品經理希望照抄竟品一個新功能。設計師對抄襲行為非常反感。此時,設計師需要透過表象看本質。不能直接駁斥對方抄襲方案,而要去理解背后的原因。比如為什么要做這個功能,老板對于這個功能是如何思索的? 用戶對這個功能有需求么?為什么要用這個竟品,而非其他竟品?通過建立認知同理心,先去了解對方看待事物的角度,從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功能價值。這樣才能找到讓雙方滿意的解決方案。

- 中級:情緒共鳴。意味著我與你感同身受,這是人際關系和諧的基礎。情緒同理心強的人由于能夠體會到他人的反應,將會成為出色的設計顧問。下面是一則案例:p1-17
案例:老板需求評審會后,產品經理垂頭喪氣地來到了設計師工位上,希望讓設計改一下方案?!癤XX,這個方案能不能改一下… 老板要求這樣做… 雖然這個方案我們倆已經討論很久…”
此時懂得情緒同理心的設計師,不能責怪對方推方案不力。而是要從對方表情和語氣中,立刻感知到情緒低落;然后用同樣的情緒回應對方,引發(fā)情感共鳴;最后在回歸一起解決問題上。幾次交流之后,設計師會成為對方值得信賴的人。

- 高級:主動關懷。如果我感覺到你需要幫助,自然就會提供幫助。有同理心關懷的人會成為團隊,組織,或社區(qū)的良好公民,自愿幫助有需要的人。同理心關懷是同理心的最高境界,需要提前預知到對方的需求,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。俗稱為“提供超過預期的體驗”。下面是一則案例:

p1-18

案例:有一段時間,產品經理團隊非常惆悵,因為產品的DAU(日活躍)數據遲遲上不去,又找不到哪里出了問題。此時設計團隊的Leader敏銳地感覺到了這個問題,組織設計師一起頭腦風暴,想出很多有創(chuàng)意的方法。最后設計師一共提供了20多個解決方案,邀請產品團隊一起來觀看。產品經理團隊如獲至寶,當下決定有幾個方案可以立刻上馬。這個案例中設計團隊Leader通過同理心關懷,敏銳地發(fā)現了產品團隊需要幫忙,立刻自愿組織團隊策劃,幫助了產品走出困境這就是同理心關懷。

注意:同理心不是一味的讓步妥協。了解對方感受不等于我們一定滿足對方要求。但是不了解對方,也意味著無法提出建設性的解決方案。當我們有用了同理心這個基礎技能之后,就可以開始學習更高級的技能——引導他人情緒。

2.引導他人的情緒——情緒感染

p1-19案例:2010年,我去參觀美國加州迪斯尼樂園,大家在游樂園里玩了一天,結束時大家都疲憊不堪。當大家坐迪斯尼的擺渡車前往停車場時,車上人擠人,孩子們又特別興奮,吵吵嚷嚷,搞得大人們都煩躁不堪。此時正當大家情緒都不穩(wěn)定時,突然傳來動人的歌聲,原來是客車駕駛員唱起了《獅子王》主題曲。大家漸漸安靜下來,接著幾個小孩也跟著唱,等到快到停車場時,所有人都在齊聲唱歌。本來難熬的旅程變成了充滿回憶之旅。

情緒有一個明顯的特征,就是感染力。利用情緒的感染力,在溝通時引導他人情緒,讓整個溝通流程順暢。那位迪士尼駕駛員很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唱歌,唱歌是為了穩(wěn)定乘客的心情。結果不僅掃除了大家的煩躁之情,而且給旅客留下良好的回憶。

對于設計師來說,“情緒感染”核心目的是:在溝通時,盡量將對方的情緒穩(wěn)定在“愉快”“低刺激”維度中,也就是情緒維度圖中的右下角。換而言之,也就將對方情緒保持在心平氣和、滿意、輕松的范圍內。這樣的合作氛圍能使大家更加愉快。

“情緒感染”涉及很多其它技能。如果你不會“情緒感染”,那么請善用微笑。微笑是最簡單的“情緒感染”。正如HYATT酒店董事長Tom Pritzker說過:”微笑是最具感染力的情感語言,很難讓對方不回應?!边@個技巧很好用。設計師在碰頭會見面時,立刻微笑待人,這樣能立刻感染對方,奠定和諧的討論氛圍。

那么系統(tǒng)的“情緒感染”如何訓練?根據Daniel Goleman在其文章《Working with Emotional Intelligence》中的分析,我列出與設計師相關的能力。其能力包括:感召力,交流能力和控制沖突能力。
p1-09

- 感召力
指有效說服和爭取支持的能力。感召力需要同理心。想要給別人施加影響,不理解對方是不可能的。通過細微的線索,識別他人的情感狀態(tài),為影響他人打下基礎。感召力需要與對方建立融洽的關系。與他人關系和睦,有利于我們說服別人。所以花時間建立人際關系是有效的。舉例來說,工作中高高在上的CEO,員工影響力可能不如天天接觸的總監(jiān)。

案例:設計師總是抱怨,工程師針對設計還原做得很差。雖然大家都知道,設計還原并不是工程師的KPI。但是設計師團隊有沒有運用感召力呢?答案是沒有。因為平時兩個團隊很少交流,也不一起出去團建。所以設計師和工程師沒有辦法建立起除了需求之外的任何交集。因此出現問題也很正常。如果平時能有很好的溝通,雙方的關系會更融洽,設計還原的問題或許更加容易解決。

- 交流能力
指理解別人,并傳遞有說服力信息的能力,其基礎能力是傾聽。優(yōu)秀的傾聽者可以提出恰當問題、不抱偏見、善于理解對方觀點、不打斷對方、善于征求意見。人們評估他人是否善于交流時,傾聽是重要的衡量指標。我們可以說,傾聽是設計師必備的業(yè)務能力之一。其次,保持冷靜也是交流能力的核心。如果一個人心情波動起伏,就不能順利交流。最后,注意交流場景。一個高外向性格的人,并不能保證交流順暢。想要進行有效溝通,就必須根據場景克制自己的言行舉止。比如正在進行相對重要的會議,如果過分健談,反而會讓對方厭煩。

案例: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過S。他擁有優(yōu)秀的交流能力。首先他會傾聽你的意見和方案。每次設計師提出比較夸張的方案時,他首先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,并表示肯定。但是他并不會被一個好方案刺激到頭腦,他能夠保持冷靜地和你一起交流可實現性。最后如果你的Leader在場,他會優(yōu)先表揚設計師的貢獻,同時在指出這些方案的優(yōu)化點。這樣的人,在傾聽,保持冷靜,注意交流場景這三點上做得非常好。所以設計團隊當年和他的合作非常默契。

- 控制沖突能力
指談判并解決分歧的能力。談判的關鍵在于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,其核心是雙方理解彼此的觀點和需求。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專家Herbert Kelman指出,有同理心的人才能促進雙發(fā)的利益需求,也能及時做出合適的反應。設計師在日常工作中遇到問題時,可以遵循以下步驟:

  1. 1.冷靜表達:冷靜表達出自己的看法;
  2. 2.態(tài)度正面:表達出愿意解決問題,而非激化問題的態(tài)度;
  3. 3.中性描述:不用爭論的語調,用中性語言表達想法;
  4. 4.尋求共贏:努力尋求合理的方法,并共同探討。

這些技巧是根據Kelman所倡導的“雙贏”解決步驟修改而來,這些技巧需要設計師輔助自我意識,執(zhí)行,自我控制,同理心等情感能力才能最大發(fā)揮。

案例:設計師工作中遇到沖突是常事。經常會遇到某個產品非常堅持某一個設計方案,怎么說都不動搖。此時面對沖突時,不要慌張,保持冷靜,并用中性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反對觀點,并說明反對原因。同時也表示設計側愿意通過商量解決問題。而且全程保持語言冷靜。在此基礎上,在一起討論出滿足雙方的解決方案。

通過情緒感染的相關技能,能夠的將對方的情緒控制在心平氣和、滿意、輕松的范圍內。這樣的情緒范圍,有利于提升溝通效率。

總結:

本文詳細分析了情緒的產生機制,分類和管理方法。通過Part 1,了解到情緒起于大腦中的杏仁核。某種程度上來說,情緒就是人類的生存經驗。在Part 2中對情緒進行了分類,并重點關注了消極情緒。因為消極情緒會造成更大的破壞。Part 3和Part 4分析了情緒管理的方法。其方法的核心是“自我意識”。通過“自我意識”,可以隨時了解自我的情緒狀態(tài)。之后舉例了憤怒和焦慮的管理方法。對于他人情緒管理,核心是利用同理心。通過同理心,能夠迅速了解他人心態(tài)。之后通過情緒感染的手段,去影響他人情緒。總體來說,情緒管理是設計師的重要輔技。

藍藍設計sillybuy.com )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,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(yè)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、BS界面設計 、 cs界面設計 、 ipad界面設計 、 包裝設計 、 圖標定制 、 用戶體驗 、交互設計、 網站建設 、平面設計服務

分享本文至:

日歷

鏈接

個人資料

藍藍設計的小編 http://sillybuy.com

存檔